慈爱心灵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594

美图新视频【师父说白话视频】第101集(上)内在的心要像金刚般若一样如如不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2 09: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话视频 | 美图笔记】

除心垢染 行即清净- 第101集(上)

本集原版视频

【看师父说白话佛法】视频合集





人的开心、快乐、悲伤都是随着心在动,万物唯心造。



你的心识在变化,你心认为“我现在很安静,我现在很安静”,你可能就安静了;你的心认为“我怎么这么烦躁?我控制不住了”,你就真的会控制不住。这就是你的心。



所以你的思想和内在的分别心、观念,都会让内心起波涛。就好比一个婴儿生下来的时候是没有想法的,他的心很平静,像大海一样。但是他逐渐长大之后,在他人生的风浪中、风风雨雨中,有了风,有了浪,他接触的事情越来越多,他的主观意识开始变化,他的第六意识开始成长。等到他第六意识慢慢地成长,长成后,慢慢地变成一个习惯性的思维,那么他就产生了喜怒哀乐。



为什么叫习惯性思维?过去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跟小孩子说“哭”,就做个脸相给他看“笑”;跟小孩子说“你笑啊,你现在开始笑”,然后就做个哭的样子给小孩子。这孩子就是根据你所讲的“笑”,他就哭;你说“哭”,他就笑。这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这是第六意识在慢慢成长。



你接受了哪些后天的习惯性思维,你就产生了哪些喜怒哀乐。



人的第六意识其实就是一种第六感觉。我们经常说第六感觉,它是一种感情聚合的交织点。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又有恨,又有痴,又有贪, 有时候又觉得很快乐。



有的人为什么皮厚?在骗人家的时候,他还在心想: “我不是也被人家骗过吗?所以我骗他是天经地义的。”所有的这一切,当你的意识——这种肮脏的和干净的意识存在于第六意识当中,你实际上要学会在第七意识之前很快就要把自己第六意识的感觉梳理干净,要返回到自性,归到本体。



佛法讲的就是找回我们自己的本性,只有找回我们自己的本性,才会拥有佛性。



师父现在正在跟你们讲思想。你们本来没有想过很多事情,因为师父讲的话引起了你们的思维。我不讲,你们不会去从这方面想吧?我一讲, 你们从这方面去想了,你们就会对师父的话产生分别心。有的人就觉得师父讲的话对,有的人就讲不对,那是不是对师父的话产生了分别意识了? 所以产生“讲的对”和“不对”,那就是“感而遂通”,都是由感觉开始的。



人的这个感觉,使自己的思维慢慢地随着某一个感觉的概念而变化。比方说我看见了某一个人,我开始没觉得他很会吃,后来每一次看见他都吃得很多,那么我慢慢地思维感觉着“哎呀,这个人怎么吃得这么多”一个概念。每一次都看到“怎么吃得这么多”,那么这个“这么多”就是一个概念。那么在我的心里就会产生变化,一看见他就产生了一个概念叫“吃得多”。



所以在第一个思维之后,学佛人要懂得怎么来改变,就是当一个思维过后, 第二个思维还没有开始想之前(两个思维的当中),就必须看清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



师父跟你们要举例子了,因为讲得很深。比方说,你今天在想佛法某一个问题的时候,比方说吃素,“吃素啊,吃素是蛮好的,但是吃素的人为什么吃蔬菜啊?蔬菜它也有生命的,植物也有生命的。”好,你的第一个意识已经开始想过了,第一个意识是“吃素很好”;第二个意识是“吃素,那么植物也有生命的,那么我们吃植物对不对?”这是第二个意识。



在你第二个思维还没开始之前,你必须看清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就是要认为第二个想法是错误的,你必须知道“我们不杀生而吃素”,所以你就把第二个思维——要跟进的那个思维,完全要回归到“一元”这个基本理论中,也就是回归到第一刚刚你认识到的“吃素是好的”这个理论当中,而不应该产生第二个虚拟的设想,那么用第三个正确的思维来取代第二个思维。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吵架,第一句骂出去之后,他知道这句话骂错了,他后面一定是一句比较软的话出来,不会跟人家继续吵了。



听到大家说你不好, 你第一个想法是“我怎么不好了?他们又在胡说了”,当你第二个思维想去跟他们评理、争论的时候,在这个想法还没出来之前,要马上感到“我要想通,我要取消第二个思维”,你马上就会想“谁都会被别人讲”,而用这个归还到本体的正能量的思维来打消第二个思维,实际上就是“寂然不动”。



就是回到第一个思维当中,不要让第二个思维来扰乱第一个思维,这叫寂然不动。



也就是说一个人冷静了,就算一句话讲错了,第二句千万不要再去弥补了,越弥补越糟糕,叫做“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在第一思维刚开始的时候,就能马上找到事物的本性,找到佛性,然后把自己的思维迁移到不动的清净境界。



也就是什么?把自己的思维还是放在最干净的地方,控制自己心理的状态。这就是佛教界经常讲的“止观”,叫你不要再看下去了;叫你“止语”,不要再去讲了。这就是参禅,这就是六波罗蜜中的忍辱之心。



佛家的思想观念讲的是,当意念一起的时候,就要有修养和精进忍辱心,又要有寂静的功德。



明明知道欲念会让你上火、争吵,你要用自己寂静的冷静心,把自己内心的一种膨胀的怒火压下去, 去纠正它,从而形成忍辱之心。



佛法讲来讲去,讲到后来就是做人,你有这种内在的理解力,你还会跟别人吵架吗?还会跟人家闹吗?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高僧大德就是靠着内涵、内修、禅定,在这个世界上破除了多少贡高我慢,破除了多少贪瞋痴慢疑。这就是内在的心要像金刚般若一样如如不动。


返回上一篇

学习下一篇


白话佛法学习 - 书籍、音频、视频全了



*以上编辑与排版如有任何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请龙天护法菩萨慈悲原谅!




防失联、更多精彩【点击】下图


防失联【点下图】安装慈爱心灵APP



【点击下图】进入【一口气】看完/听完【热门大合集】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慈爱心灵

GMT+8, 2024-11-25 06:57 , Processed in 0.0826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4

© 2001-2020 慈爱心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